狗狗的腳好像受傷了?超完整!可能的原因和處理方法…
狗狗突然腳受傷了。別急,先檢查一下看是不是下列原因引的:
一、可以暫時先觀察並自行處理的情況
1. 腳掌受傷
如果狗狗的腳掌扎進了木刺、被碎玻璃划傷、被尖銳的小石子硌了一下,或者被粗糙的路面磨破了皮等,都有可能導致狗狗因為疼痛而害怕腳掌著地,變成跛腳。
應對措施:
- 查找真兇:
如果在戶外遛狗時,主人發現狗狗的一條腿突然不敢著地,最好立即回到事發地點仔細檢查,看地上是否有木刺、碎玻璃、小石子之類的“兇器”。
- 檢查腳掌
仔細檢查狗狗的腳掌,看是否有外傷,以及是否有木刺、碎玻璃、小石子之類的異物。如果有的話,馬上把狗狗抱回家處理,不要讓他自己走,以免刺或者碎玻璃扎得更深。
- 取出異物
如果發現有刺,或者有碎玻璃,應用鑷子取出,然後用優碘消毒。
- 出血的處理
如果有少量出血但看不到異物,可以先用優碘消毒。過1~2個小時後再用手輕捏狗狗的傷處,如果沒有明顯反應,說明只是划傷,塗幾次優碘就好了;如果有明顯疼痛反應,則有可能有異物留在傷口內,應請醫生檢查。
- 破皮的處理
如果腳掌磨破了一點皮,也可以用優碘消毒。狗狗在水泥、石子等粗糙的路面上快速奔跑,急煞時非常容易磨破腳皮。平時注意不要讓狗狗在這樣的路面上玩撿球等往返跑的遊戲,避免急煞的動作。
- 外觀無異樣的處理
如果肉眼看不到腳掌有任何異樣,而事發地點又有尖銳的小石子的話,則很有可能是被石子硌了一下。主人可以用手由輕至重地捏狗狗的腳掌和各個腳趾,如沒有疼痛反應,可以突然往前跑,引誘狗狗來追趕自己。若只是被石子硌了一下,狗狗會很快忘記疼痛,四腳著地跑步。
2.扭傷或骨折
如果狗狗的腳掌一切正常,而之前狗狗又有突然猛跑或者從高處跳下的動作,那麼要考慮是不是扭傷或者骨折。
應對措施:
- 骨折
用手順著腳掌往上由輕至重地捏狗狗跛腳,直至大腿根部,看是否有疼痛反應。如果輕輕一碰就有劇烈的疼痛反應,則很有可能是骨折了,應立即送醫。 送醫的過程中注意盡量讓傷腿保持不動。
- 扭傷
如果輕捏沒有反應,要捏得重才會有反應,則有可能是扭傷了。
可以採取先冰敷、後熱敷的措施。
在傷後的48小時內用冰袋冰敷,越早冰敷越好,每次15分鐘,一日3次。同時限制狗狗的活動。
48小時後用熱毛巾、暖暖包等進行熱敷,溫度在40°C左右,每次15分鐘,一日3次。
仔細觀察,如果狗狗在3日內恢復正常,可以暫時不用去醫院,否則,還是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。
3. 心理因素
在特殊情況下,狗狗會裝跛腳。
如果主人因為某種原因忽略了狗狗,例如家裡來了新成員等,而狗狗又因為偶然跛腳(例如扎到刺了)而獲得了主人的特殊關懷,那麼聰明的狗狗很有可能為了引起主人的重視而裝跛腳。
如果沒有發現明顯的問題,可以假裝不注意,偷偷觀察狗狗。要是主人不看他時不跛腳,看他的時候就跛腳了,就說明很可能是裝跛腳。
應對措施:
主人應主動加強對狗狗的關心,但是不要去管他的腿。幾天後,狗狗會覺得沒有必要裝跛腳而自動“痊癒”。
二、需要盡快送醫院檢查的情況
如果排除了上述所有可能性,而狗狗又連續幾天出現跛腳的現象,或者發現狗狗經常出現偶爾跛腳,呈三腳跳的姿態,過一會兒又恢復正常的症狀,都應盡快到醫院檢查。因為這種跛腳,有可能是下列疾病引起的:
1.髕骨異位
這是貴賓、泰迪、比態、博美等小型大的常見問題。早期的表現一般為剛起步時呈三腳跳,一條跛腳,但起步後會很快恢復正常。
髕骨異位分4級,1級最輕,4級最重。儘管網上有些醫生會說,1、2級的情況不必手術,可以讓狗狗自己復位,或者通過人工輔助的方法幫助狗狗髕骨復位。但是這種方法並不治本,狗狗還是會反覆發生髕骨異位。
如果狗狗年輕好動,那麼若在2級的時候不及時手術,則異位的髕骨會在長期摩擦下導致關節炎;同時,腿腳不穩定又會導致十字韌帶斷裂甚至骨質增生,最終該腿會因為長期疼痛、無法著地而肌肉萎縮。
如果早期手術治療,不僅相對來說費用低,而且恢復起來也快,狗狗也少遭罪。若拖到後期再手術,不僅狗狗白白承受了長期的痛苦,而且由於病情的複雜化,手術費用也會高得多。
所以,如果狗狗的年齡在10歲以下,最好及早手術治療。
2.十字韌帶斷裂
常見於肥胖的中大型犬。由於狗狗的體重過大,膝關節長期承受過大的壓力,最終會導致十字韌帶斷裂。一旦發現這類狗狗有一條腿著地困難的情況,要儘早送醫。如果拖延不治,不但這隻腳病情會加重,還會累及另一隻腳。前面提到的小型犬髕骨異位,如果長期不診治,也會導致十字韌帶斷裂。
平時一定要注意控制狗狗的體重。尤其是在幼犬時期,就要注意避免餵食過多。肥嘟嘟的幼犬固然可愛,但是如果養成了一個大胃王,那麼長大後因為患肥胖症而導致十字韌帶斷裂的機率會大大增加。
3.髖關節發育異常
這種情況多見於中大型犬,如黃金獵犬、德國牧羊犬、紐芬蘭犬等。中大型犬的幼犬如果餵食量過多,導致生長過快,就更容易發生髖關節發育異常的情況。控制飲食、減輕體重,能減輕關節的負重,緩解症狀。